当前位置: 首页 > 教育科研 > 教研动态 > 内容

“数学活动游戏化”研训小结

发布者:吴郦芳 日期:2025-05-26 访问次数:52

     “数学活动游戏化研训小结

在本次幼儿园数学游戏研训活动中,围绕“以游戏为载体,提升幼儿数学核心素养”的目标,通过理论学习、案例研讨、实践观摩等多元形式,帮助教师深入理解数学游戏化教学的理念与方法,现将研训成果与反思总结如下:

一、研训目标达成情况

1.理论认知深化:掌握幼儿数学学习的年龄特点、核心经验如数概念、量的比较、空间感知等,明确数学游戏需遵循“趣味性、层次性、生活化”原则,避免机械训练,让幼儿在操作与探索中建构数学思维。

2.实践能力提升:结合幼儿园实际教学场景,教师学习设计多样化数学游戏,如角色扮演类超市购物游戏学习货币换算、动手操作类积木搭建感知立体图形、户外游戏类跳格子练习数序。通过分组设计、模拟试讲与互评,教师在游戏规则制定、材料投放、师幼互动策略上有显著进步。

3.教研氛围浓厚:研训过程中,教师积极分享教学经验与困惑,围绕“如何平衡游戏趣味性与数学目标达成”“低龄幼儿游戏规则引导策略”等问题展开头脑风暴,形成可推广的教学案例集,促进园所内数学教学资源的共享与优化。

二、主要研训内容与形式

1.案例剖析:选取国内外优秀数学游戏案例,从游戏目标设定、材料选择、师幼互动等维度进行拆解分析,启发教师创新设计思路。

2.实操演练:组织教师分组设计数学游戏方案,利用废旧材料制作教具如瓶盖分类计数、纸箱迷宫辨别方向,并在模拟课堂中实践,通过现场观察与反馈优化游戏设计细节。

3.观摩研讨:观摩骨干教师示范课,聚焦教师在游戏中的提问策略、幼儿自主探索引导、数学核心经验渗透等环节,通过课后研讨总结有效教学方法,提出改进建议。

三、取得成效

1.教师层面:教师从“重结果”转向“重过程”,更加注重在游戏中观察幼儿的学习行为与思维发展,学会通过开放性提问“你发现了什么规律?”“还有其他办法吗?”激发幼儿主动思考。同时,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显著提升,能够结合幼儿兴趣与生活经验设计本土化数学游戏。

2.幼儿层面:通过游戏化教学,幼儿在数学活动中的参与度与专注度明显提高。例如,在“班级植物生长测量”游戏中,幼儿不仅掌握了测量工具的使用,更培养了持续观察、记录数据的科学态度,真正实现“玩中学、学中乐”。

四、存在问题与改进方向

1.问题:部分教师在游戏中对幼儿个体差异关注不足,导致个别幼儿参与度较低;部分游戏设计过于注重形式,数学核心经验的渗透不够精准;游戏评价体系尚未完善,缺乏对幼儿数学学习过程性发展的系统记录。

2.改进措施:开展分层培训,针对不同教龄教师提供个性化指导;组织教师进行数学核心经验专项研讨,提升目标设定与游戏设计的匹配度;引入“幼儿数学学习档案袋”,通过作品收集、观察记录等方式建立多元化评价机制,全面跟踪幼儿数学学习成长轨迹。

本次研训为幼儿园数学游戏化教学注入新活力,未来将持续深化教研,推动数学游戏与幼儿生活、其他领域课程的深度融合,助力幼儿在趣味探索中奠定坚实的数学学习基础。


五福中心幼儿园 网站备案/许可证号:浙B2-20090002  © 2006-现在 igrow.cn版权所有

技术支持:杭州长河通信技术有限公司